.

澎湃问卷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市民满意度

在中国,居住小区是承载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社区的区位和空间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部分居民所享受的教育、医疗资源的品质,以及服务、商业、工作和交通条件。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在年将上海建设成为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明确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目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99%左右。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旨在增加居民日常“衣、食、住、行”的便利性,优化社区生活与出行环境,构建高品质公共空间网络。

年正值“十四五”规划关键年,本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宗旨,社区建设在规划中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视。由此,澎湃研究所以上海市民15分钟生活圈布局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微观角度探究上海市民对过去五年规划的整体评价,以期为接下来的“十四五”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本次调查通过澎湃问卷和线上问卷平台Credamo发放,共回收问卷份,有效问卷份。其中女性受访者53.06%,男性受访者46.74%。46.62%的人没有上海户口,53.38%的人有上海户口,样本分布较为平均。

受访者绝大部分为18-50岁劳动力人口,其中18-30岁占比53.25%,31-40岁占比29.94%,41-50岁占比11.53%,50岁以上占比为5.28%。从居住年限看,受访者们在上海的居住时长跨度从半年到80年不等,平均时长为16.28年,有39.06%的受访者在上海居住时长少于5年,22.39%大于30年。

总体来看,受访者均对自己居住的小区周边15分钟步行距离内的环境较为熟悉,如果使用0-10描述自己对环境的熟悉程度,余名受访者打出的均分为8.16分,其中超过83.27%的居民对小区周边15分钟步行距离内环境的熟悉度为7分或7分以上,并有35.03%认为自己的熟悉度为满分。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在上海市各行政区的分布情况根据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官方规划,生活圈范围为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范围在3平方公里左右。成年人步行15分钟距离大致为1-1.5km,因此本次调查中以受访者住处1.5km范围作为15分钟生活圈范围设置问题。一、就医与教育需求

医疗与教育资源在居民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两大部分,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的机会了解上海各区市民就医以及使用教育资源的现状,考察居民对这两种资源配置距离的期待。

对于就医需求,医院仍然受到主流认可,医院的人数几乎过半(45.54%),医院(23.31%)、医院(17.26%)医院、医院(11.53%)。

在选择医院的受访者中,“距离近,交通便利”(90.80%)“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55%)“就诊人数适中,不需要排长队”(52.4%)成为选择频次最高的理由。

医院的受访者中,以上三个理由同样依次排名前三,另外还有34.20%的受访者选择了“医疗水平高”这一理由,与排名第三的“就诊人数适中,不需要排长队”只相差4.3%。

但是,医院的受访者对以上理由的排名有所不同。86%医院的理由是因为其“医疗水平高”,“距离近、交通便利”(41.3%)落至第二位,选择比例减少了近一半,第三位则是“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24.6%)。

总体来看,医院时,医疗水平、距离和就诊花销是较为重要的三大影响因素。

接着,我们邀请各区居民估计从住所到自己最习惯去的就诊机构之间的距离,从下图各区的分布可以看出,杨浦区居民的就诊机构距离住所最近,有超过50%的杨浦区居民其就诊机构距离住处只有1.5km的距离。相比之下,青浦区居民的就诊机构距离住处较远,有30%的居民常去的就诊机构距离住处有5km以上的距离。

各区居民前往的就诊机构距住处距离及所占比例长宁区、静安区接近半数居民习惯前往的就诊机构距离住处1.5-3km,虹口区居民有35%以上习惯前往的就诊机构距离住处3-5km,基本不在15分钟生活圈范围内。从下图可以看出,各区居民前往就诊机构的交通方式偏好有所不同。奉贤区有超过半数居民选择步行或乘车前往就诊点,结合前文,该区居民选择的就诊机构距住所大部分在3km以内。金山区选择骑车就诊的居民也接近50%,而金山区居民选择的就诊机构距离与奉贤区的情况大致一样。

在所有行政区中,杨浦区的居民选择步行的比例最高,这与杨浦区就诊点距离住所最近不无关系。长宁区居民选择搭乘公共交通的比例最高,对比上图,该区近半数的居民选择的就诊点都在3km以内,这一高比例有以下几种可能:长宁区公共交通更便利,或,长宁区老龄人口居多,公共交通出行是最方便的就诊方式。

各区居民前往就诊机构的交通方式及所占比例除了医疗外,教育资源也是居民在选择住所时经常会考虑的条件。本次问卷调查中,77.20%的受访者对居住场所周边的教育资源分布有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