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第一线奉贤中心医院急症副护士长王海红

1月24日是大年夜,医院急症副护士长王海红在准备年夜饭时接到了单位打来的“收拾一下,要出发了。”她立刻明白自己“上前线”的时候到了。几个小时后,她和同事们坐上飞机,成为了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员。昨天,正在休息的王海红接受了记者采访,她说这一个多月来写了许多篇前线日记,因为值得记录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

图说:医院急症副护士长王海红受访者供图

最开心:每天照顾的病人康复了

王海红前去支援的,医院,一家专门收治传染病人的医疗机构。她的岗位是ICU重症监护室病房护士,每天工作4小时,一周工作6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她们是护士,也是护理员、清洁工,从照顾病患到打扫卫生,她们需要应对一切问题。

后方的物资支援从上海源源不断送来,并没有发生过短缺,但工作非常辛苦,一天忙下来浑身湿透。不过还是有值得开心的事情,因为她的好人缘,许多病人都和她成为了朋友。

其中有一对夫妻和她关系最好,大叔是一位退役军人,是王海红照顾的病患,病情稳定后就喜欢和她聊天。大叔说自己和太太原本准备迎接儿子过年,去超市和市场逛了一圈买了点年货,回家第二天就发病了,一度情况危急双双送入了ICU病房。

在上海医疗队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夫妻俩的情况都开始逐渐稳定,对王海红自然也是千恩万谢,每天要说无数遍谢谢,说等出院后一定会把这份恩情传递出去,让身边的人知道是上海的医生护士救了他们。

一天,大叔向王海红提了一个请求:“我老婆在15床,不知道她怎么样了,能不能帮我去看看她?”王海红一口答应了,虽然之前大叔还在责怪都是老伴非要去出门买东西才会得病,但其实他此刻最挂念的还是自己的妻子。

于是王海红就成为了他们的信使,每天帮他们互报平安,传一些话。基本都是:“你好好吃饭啊,多吃点。”“要听医生护士的话啊。”“我现在感觉好多了,你也要加油。”之类的琐事。但王海红觉得,此时这些平凡的嘱咐,就是人间最动听的情话。

如今大叔已经康复出院了,而他的妻子也正在好转,过几天也很快会出院。每当王海红累得不行,只要想到他们,嘴角就会扬起微笑,只要他们能好好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难过:一滴泪从她眼角滑落

在上海,王海红是一名急症室护士,每天都是抢救病人面对生离死别,但在这里,有一件事还是让她非常难过,甚至一提到就会落泪。

她叫小丽,30出头,是个清秀漂亮的姑娘。刚送来情况很不好,王海红在照顾她时,带着呼吸机的小丽经常竖起大拇指点赞,这是她唯一能够表达感谢的方式。王海红也给她回赞,告诉她:“我们一起加油,一定要坚持下去。”

经过治疗,小丽的情况有所好转,已经可以起身说话了,有一天早上吵着要吃桔子,王海红为了哄她乖乖吃早饭,就说明天给你带一个来。第二天,当她带着桔子来到病房,看到的则是一张浮肿的脸庞,小丽病情突然加重正在接受抢救,只一天时间就浮肿到连人都认不出来了。

王海红悄悄把桔子放在床头,为她擦拭额头的汗水,多希望小丽能和平时一样,再竖起拇指给她点赞,但此时小丽已经没有力气了,只看见一滴眼泪从她眼角滑落。

两天后,小丽走了,王海红哭成了泪人。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接受不了这么年轻的生命在她眼前消失。擦干眼泪,王海红又投入到照顾病患的工作中,她发誓要照顾好他们,不让小丽的悲剧再次发生。随着医疗手段越发成熟,ICU病房救治成功的概率越来越高。

在武汉的1个多月,充满着大喜大悲,王海红觉得,这些经历都是激励她继续战斗的动力。灾难无情,生命脆弱,但此刻所见证的,是人们在生死关头迸发出的勇气、善良、坚韧与无私,她将永远铭记在心。

新民晚报记者李一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