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没落的600岁老街,过去作为县治人气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随着城市化的飞速推进,老街在居住、商贸等方面的现实功用几乎已经完全丧失;甚至逐渐沦为城镇脏乱差的反面教材,尤其以城郊那些老街为甚。在上海划定的4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里,位于奉贤东部的奉城老街便是其中之一。但是比起同属奉贤区的庄行老街凭着油菜花和伏羊节名扬上海滩,青溪老街也在去年重妆归来;一旁的奉城老街却依旧无人问津。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奉城老街形成于明初,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而奉城老街更是有着长达年的奉贤县治史,从雍正九年至宣统三年这里是奉贤的老城厢。被设为县治后,城内建起了县署、都司署、城守署、监狱、学堂、文庙、武庙、城隍庙等各类设施,一座古城该有的配置,这里已然齐备。明末奉城因渔业走向发展巅峰,一时间商贾云集,可比七宝老街热闹得多。可惜年时遇到日军的炮火,险些将奉城夷为平地。

如今的奉城老街大致呈十字形,由奉城东街(奉城老街)、奉城南街、奉城西街、奉城北街四条街组成。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人口更替,“十字街”沿线聚集了大量的商铺,布局错综复杂。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旅游开发,老街只有核心区域的建筑被粉刷成白墙黛瓦观音兜的江南民居风格,剩下大部分房屋仍然呈现出原生态的风貌,破旧衰败,过去的老建筑也所剩无几。

如果从南街进入奉城,还能看到护城河边留着的南门吊桥遗址;过去的吊桥已被现代水泥平桥代替,只在新桥边留有遗址。商业以南街最集中,但是店铺都是面向当地居民,并非景点常见的旅游商店。

奉城老街为数不多的老建筑路家宅就在南街弄内,这是一座既有江南特色又有上海本地风格的传统宅院。虽然是区级文保单位,但是里面还住着人家,只能在门口参观。日寇守备司令部旧址则在西街,同样已是民居;年时在民居前树了块石碑,记录了当年往事。

奉粮路上的中共奉贤县委旧址纪念馆,原是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潘公祠;民国16年共产党人以教员身份掩护,在此开展革命活动,成立了中共奉贤第一个党支部,后来这里成了当时浦东地区的一个革命中心。现在这里作为旧址纪念馆对外开放,内部展陈详细介绍了奉贤地区的革命史,是老街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沿着奉城北街走到底,便能看到一座宏大的建筑群——万佛阁。万佛阁原是乡间小庵,始建元末;明洪武年间奉城为防倭寇建城墙时,将万佛阁重建于北门月城湾内。因此当地有“先有万佛阁,后有奉城镇”之说。万佛阁在清代、民国几经兴衰,屡经重修,成立沪上历史悠久的比丘尼道场。此后经历一系列历史变革,万佛阁在年大修后重新开放。内部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建筑布局大气紧凑,殿宇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万佛阁内还有奉城古城墙遗址,后法堂楼阁便建在了古城墙上,别具一格。城墙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九年(年),清雍正年间扩建为周长6里、拥有4座城门的县城城墙,万佛阁所在的城门便是拱辰门。从辛亥革命到建国之后,城墙陆续被拆,如今只留了拱辰门月城一段,被列入奉贤区保。年大修时,城墙被向北平移40米,并恢复了望楼。

沧海桑田,奉城的历史悠长而深厚,在当地人心里是不容忽视的文化符号。随着6公里外的青村老街化身青溪老街成为沪上新晋打卡地,依旧处于遗忘边缘的奉城老街,未来何去何从,仍然不明朗。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老街是城镇现代化建设下建筑历史最后的残存;如果它们在将来的某一天消失了,我们只能凭着照片、文字、记忆来回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