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唐陆广微撰的《吴地记》,在说到春秋吴国都城阖闾城时,有两条提到了娄门:“东娄、匠二门”,“娄门本号疁门,东南,秦时有古疁县,至汉王莽改为娄县。”明人王鏊《姑苏志》对此补充云:“昆山县在府东七十里,秦汉娄县地(以娄江名)。”据此可知,周敬王六年(公元前)始建的阖闾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当时在城的东面开有两座城门,其中一座靠近东南方向。到了秦朝时候,这座城门因遥遥对着七十里外新设的疁县,被定名为疁门。到了汉代,因疁县地处娄江边上,被喜欢改制的新朝皇帝王莽改名娄县,疁门也因此改称娄门。娄县在王鏊写《姑苏志》时已称昆山县,即今天的昆山市。
汉朝人许慎《说文解字》对“疁”是这样解释的:“烧种也”。清代段玉裁为此注解:“田不耕,火种也。谓焚其草木而下种。”本意是用火烧去草木后就地种植作物的耕作方法。在宋人陈彭年、丘雍编修的《大宋重修广韵》中,疁字标为“力求切”,娄字标为“落侯切”,两字在宋朝时读音已经很接近了,而在吴方言中,“娄”和“疁”的发声则完全相同,声调都是阳平。
宋人郑虎臣《吴都文粹》有篇《沈氏笔谈》云:“至和塘,自昆山县达于娄门,凡七十里。自古皆积水,无陆路。民苦病涉,久欲为长堤抵郡城,泽国无处求土。”沈氏即是北宋的沈括,笔谈即是《梦溪笔谈》。沈括《梦溪笔谈·泽国长堤》的原文是:“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清人周安士写了本《安士全书》,在提到“七十里塘”时,引用了《(万历)昆山县志》:“昆山至和塘,自县治以西,达于娄门,凡七十里。通连湖荡,皆积水泥涂,无陆地可行,甚为民患。由晋唐以来,不果修筑。宋皇祐中,有人建议绘图以献,亦不果行。至和二年,主簿邱与权,始陈五利,力请兴作。既而知县钱公纪,复言之。乃率役兴工,始克成塘,遂以年号为名。”因此可知在写作“疁门”或是开始写作“娄门”时,一直到宋仁宗至和(-)时期,娄门到昆山之间原是水草丛生的泽国。
明人杨循吉《吴邑志》云:“今观水之流派,常自阊盘二门入,即西南、西北水也,由葑娄齐三门出”,就地势而言,苏州地处太湖下游,苏州城又西濒太湖,太湖水的流势,是从阊门盘门流入,又从葑门娄门齐门流出。其中从娄门流出去的太湖水,按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的说法:“昆山塘,自娄门历昆山县而达于海,即娄江也。”其后《姑苏志》也有补充说:“至和塘一名昆山塘,成于宋至和间,故名。”《清朝通典》更有全面记载:“经苏郡之娄门,至太仓之刘河,出天妃闸以入海,是为娄江。”所谓的昆山塘,是指西起娄门东到昆山县境内的一段娄江。娄江因海岸线逐年向东推进,从唐代以后湮废,在宋至和二年(),经疏浚改道后改名至和塘,明弘治年间(-)又复称今名娄江,其中娄江太仓段又被称为浏河,从娄门向东流出去的太湖水,在唐朝时候,经昆山塘直接进入大海。后来是沧海桑田的缘故,在清朝的时候,一路下泄的太湖水,顺着至和塘过了昆山,又顺着浏河到达了太仓的天妃闸,从此处直达大海。
虽然宋朝的范成大曾有诗歌称颂娄门“阊门昨日看不足,今日娄门花更多”(《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但从整体来讲,娄门城外因地势低洼道路积水不利于行的缘故,一直就是非常冷落荒凉的,这从清人顾震涛的《吴门表隐》中可见端倪。康熙年间的江南名士,有“江左十五子”之称的长洲(今苏州)人顾嗣立,在为苏州城六门题字时,他为娄门专门选择的题额是“江海扬华”,意为娄门城外的水天景色是多么壮观啊,真的是江水如海水浩浩荡荡,水花似浪花沸沸扬扬。
难怪在清道光十九年()身为礼部主事的龚自珍,因仕途不顺又因卷入“丁香花公案”,心灰意冷辞官南归家乡杭州,在坐船途经苏州娄门时,于凄风苦雨中,看到沿途两岸满是积水泥涂少有人家的萧条景象,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冷落荒凉之感,于是深有感触地写下了《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三十六首,其中最后一句是:“一帆冷雨过娄门。”
二
娄门被写入正史始于《明史》,和史称的“嘉靖倭乱”有关。《俞大猷》传中有这么一条:“柘林倭虽败,而新倭三十余艘突青村所,与南沙、小乌口、浪港诸贼合,犯苏州陆泾坝,直抵娄门,败南京都督周于德兵。”明嘉靖三十三年(),有一大股新增援的倭寇,也就是在中国古籍中被称为倭国的日本海盗集团,其中也大量混杂着因不满当时的海禁政策,在海上从事武装走私活动而自称倭人的明朝人,乘坐三十余艘战船,突袭了青村所(今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与此前占据南沙、小乌口、浪港各处的倭寇会合,在进犯到离娄门只有六里地、当地人俗呼陆金坝的陆泾坝(今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亭苑社区原双泾村)的地方,击败了南京都督周于德所率领的明军。在这危急关头,苏州同知(知府的副职)任环,及时做了一件拯救苏州民众的大好事。《明史》说他“逾年,贼犯苏州。城闭,乡民绕城号。环尽纳之,全活数万计。”《吴邑志》也用“而曩岁倭寇自娄而来,由浒墅及木渎上洞庭,大掠而去”的文字,记载了这次危及苏州的“嘉靖倭乱”,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时,说了一句非常中肯的话:“夫吴固为濒海之邑也”,从太仓浏河入海口到娄门之间,一马平川没有屏障,一路上几乎没有人烟,都是水乡泽国,而且这也是苏州又称为平江地名的由来。当时有个昆山人归有光,在《备倭事略》一文中作了非常中肯的分析:“夫苏州之守,不在于娄门,而在于昆山、太仓。太仓之守,不在于太仓,而在于刘家港,此易知也。”
《清史稿》中有《庄有恭传》,说他在清乾隆二十七年(),再次任江苏巡抚时,为“大修三江水利”上疏乾隆皇帝,其中有一段形容娄门:“昆山外濠为娄江正道,浅狭特甚。苏州娄门外江面仅宽四五丈,偶遇秋霖,众水汇集。江身浅窄,先为潦水所占,俟其稍退,然后湖水得出,为之传送,而上游已漫淹矣。”“吴淞江自庞山湖以下,娄江自娄门以下,凡有浅狭阻滞之处,宜濬治宽深,令上流所泄之数,足相容纳。”三江一说,始于《尚书》中的《禹贡》篇:“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汉地九州之一的扬州,位于淮河与东海之间,其中只要三条江水能够顺畅地流入大海,那么震泽也就是今天的太湖地区,就会没有水患获得安定了。三江当中有一江是娄江,这是一条分泄太湖水的重要水道。由于明代永乐年间,出于经济目的开建的“掣淞入娄”水利工程,又将原本从三江之一的吴淞江下泄的太湖水,在昆山境内人为强制改道并入娄江,导致洪水之年的太湖水,在下游出水不畅,造成包括娄门在内的以下地区洪灾。
庄有恭是清朝非常难得的治水人才,为官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江浙一带特别是在太湖地区治理水患。上疏获得乾隆皇帝认可后,他再一次亲力亲为,《清史稿》说他“选绅耆,赋工役”,从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组织施工队伍,筹措治水经费。在具体治水过程中,“先疏桥港,次及河身。茭芦鱼荡之圈占者,除之;城市民居之不可毁者,别开月河以导之”,在当年冬季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该治水工程大功告成,其中就包括娄江在娄门外节点的疏浚拓宽工程。
三
娄门的冷僻是因为城外少有人家,虽然建有大名鼎鼎的胜感寺,为城东一带最大的礼佛场所,但平常日子还是萧索。明人文徵明诗作《九日娄门胜感寺》,开篇就写“晚禾垂穗野田平”,看到的全是荒烟一片的农田野景。清人徐崧、张大纯在《百城烟水》中说:胜感寺,今名接待寺,在娄“门外。”该寺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最后一次修缮是在清朝康熙初年,由里人蒋德峻捐资重建。有“黑衣宰相”之称的明人姚广孝,写有《接待寺八咏》,分别道出这里有玄音堂、含晖楼、揖清阁、止息斋、云深处、一掬轩、松花室、听闻室八景,其萧瑟森郁之气用文徵明次子文嘉《九日游胜感寺访月寮上人》的诗来形容,就是“古柏参天气萧爽,疎林揺日乱青红。”
娄门的冷寂与城内的蛇王庙也有关系,据清人钱思元在《吴门补乘》中的描述:“蛇王庙在娄门内,负城临水,杰阁巍然,与毗陵舣舟亭相似。前殿塑蛇将军,特假蛇耳。”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记有一则“蛇王生日”,说每年四月“十二日为蛇王生日,进香者骈集于娄门内之庙,焚香乞符,归黏户牖,能远毒蛇。”但不是每一个前去蛇王庙祭拜了蛇王的人,都能幸运地远离毒蛇保佑平安的。清代名医徐大椿在《洄溪医案》中,描写了同里朱元亮之媳,“舟过娄门,见城上蛇王庙,俗云烧香能免生疮肿,因往谒焉”,谁知这么一去,竟然得了“祟病”,犯病的时候“舌动如蛇”,而且“舌伸颈转,亦作蛇形。”这从另一面也说明,蛇王庙不是随随便便好去的,蛇王也不是随随便便好拜的,更何况畏惧蛇类本就是人的本能。
苏州文庙的廉石李国兰摄
娄门的冷落还使所谓的“廉石”长久不见天日。明朝苏州人侯甸在《西樵野纪》里以《郁林石》为题,记载了一千多年前乡里先贤陆绩的一件往事,说的是东汉末年的苏州人陆绩,因病辞任郁林(今玉林市)太守返归乡里时,因身无长物可带,顾虑所坐轻船难以抗击海中风浪,他想到了一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办法:“因恐覆舟,载匡石镇之。”后来这块压舱石,“至吴弃于娄门之野,埋浸土中,己为民家居址久矣。然亦有诚者,过而语曰:‘此郁林太守石也。’”
此事虽然没有写在陈寿的《三国志·陆绩传》里,但在《新唐书·陆龟蒙传》中有记:“陆氏在姑苏,其门有巨石。远祖绩尝事吴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可越海,取石为重,人称其廉,号‘郁林石’,世保其居云。”后来应当是《大唐传载》中说的“今子孙渐削,其居十不存一焉”这个原因,随着后代凋零四散,在岁月长河的变迁中,至少是在明朝的时候,这块陆氏传代的“郁林石”,已被埋没在寻常人家的门前场地上,就此默默无闻。
根据明朝苏州状元吴宽的《廉石记》记载,在明朝弘治九年(),朝中监察御史樊祉到苏州巡视时,深为陆绩的这则轶事感动,他亲自寻找到“郁林石”在娄门的隐身处,又亲自在“郁林石”上题了“廉石”二字。“廉石”成为明朝和之后朝廷提倡的居官清廉的象征之物,自此开始走进它的高光时刻。
《姑苏晚报》年10月12日B06版
文:项苏农
编辑:小吉
更多资讯请猛戳阅读原文下载引力播App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