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鲜虾
各位市民朋友们都并不陌生
鲜虾因其鲜美的口感
较高的营养价值
早已成为了市民日常餐桌上
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
但在奉贤区四团镇民福村
不少本地的虾农却正在为
下一季鲜虾的销路发愁
……
近日,记者来到奉贤区四团镇民福村,此时,养虾的村民们正顶着烈日,为虾塘里的南美白对虾,投放调配好的活菌等营养元素。
“天气太热的话,需要给虾塘增氧来保持虾的生长。”养虾农户钱连华告诉记者,村里虾农养殖的是南美对白虾,主要是靠活菌养殖的。“我们的虾刚开始是用咸水养的,后来慢慢淡化,都是无公害的。”另一位养虾农户夏冬梅介绍道,民福村养殖的南美对白虾肉质鲜嫩,味道鲜美,个头也很大。据了解,20头的意思就是一斤有20只虾,这个规格的虾就叫做20头,数字越小虾就越大。“我们的虾长到40头到50头就开始售卖,干塘的时候,基本上能长到10几头到20几头。”
民福村共有18个生产小组,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水产养殖便成了村民们的主要生活来源。目前全村共有虾塘面积约亩,其主要养殖的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成体最长可达23厘米,且适温、适盐范围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
但近年来,养虾村民的日子却并不十分如意。一方面,上海本地虾市场受江苏如东虾冲击,价格有所下滑,但养虾成本却没有下降。另一方面,民福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收购的商人也为数不多,销售渠道比较少。眼看到下个月,新一季虾又可以上市了,但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接收,虾农们都很着急。
当地村委会也在积极帮助虾农们,寻求自救。与此同时,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可以加入。“我们这一块靠近沿海,所以虾的品质,口感以及各方面都是很不错的。”四团镇民福村村委会副主任马宝清表示,村里养虾户基本上的收入来源就是虾。“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明确对接的销售渠道以及虾的价格不稳定。”
“我们村之前建了一个民福小农合作社,让农户以土地入股。”马宝清表示,针对养殖虾滞销的问题,村委和农户一直也在积极想方法解决。“希望外界可以提供帮助,建立一个平台,帮忙打造属于民福村的特有品牌,为所有农户带来更高的收益。”
屏幕前的各位市民朋友
如果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欢迎你们留言
来帮助虾农们拓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