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重症13例,均未接种疫苗线上购物难

北京看皮肤病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8077.html

今天上午10:00

上海市举行第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市疫情防控工作转运专班负责人丁波,奉贤区副区长厉蕾,百联集团总裁濮韶华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

昨天新增本土+

出院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例

现有重型患者13例

市卫健委通报,4月15日,本市新增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例本土确诊病例中,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目前,医院治疗的重型患者13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1例33岁,其余12例均为老年人,最小的70岁,最大的93岁,他们均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以及高龄等高风险因素,均未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

截至4月16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已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昨天,全市本土病例出院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本市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全力推进疫情社会面清零攻坚,进一步把就医配药等事关市民安康的民生保障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昨天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疏通堵点、打通断点,保障好疫情期间群众急需的医疗服务需求。

电商大仓、前置仓等商业节点网点应开尽开

外卖骑手在岗1.8万人

电商平台购物现在感觉稍有起色,但还是满足不了市民需求,接下来如何改进?

线下商超现在开了多少家,运营情况怎么样?

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说,受疫情影响,一段时间以来,线上购物难的问题确实很突出,主要是因为很多外卖骑手被封控在小区里,一些大仓因防疫要求而暂时关闭,这些都让电商保供能力没法很好得到释放。本市正在努力打通结点,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帮助电商平台提高运力。

一是恢复运营能力。推动电商平台大仓、前置仓等商业节点网点应开尽开。目前,本市电商平台非涉疫大仓已恢复营业42个,开业率95.5%;非涉疫前置仓恢复营业个,开业率66.2%。帮助保供人员返岗,目前外卖骑手在岗人数1.8万多人,每天的配送单量万单左右。

二是加强货源组织。电商平台主动扩大备货量,跨区域调配货源。比如,美团组织数十个基地的蔬菜运到本市,实现蔬菜、牛奶、肉禽等直供直配到社区。特别是在长三办的统一协调下,在江苏昆山等地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沪昆生活物资通行机制,京东等电商平台已往返货车车次,调运了近吨居民亟需的生活物资。

三是改变服务模式。比如,盒马推出流动超市,消费者下单后统一配送至小区,日均订单量已超过6万单。还成立了关爱助老团队,联合供应商为1.5万名75岁以上独居老人送去了20吨物资。

4月8日以来,我们努力推进超市卖场等重点保供企业线下门店。截至4月15日,重点超市卖场,非涉疫门店开业家,上岗员工数量较前期增长37%。各超市卖场不断扩大供给,提升集采集配效率。部分超市卖场推出米面粮油、蔬菜瓜果、洗护用品等多种家庭保供套餐,与街镇居委对接或者通过企业APP采集社区居民需求订单,然后由门店分拣配货,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到社区。

比如,家乐福与大众物流合作,投入40多辆小型货车,累计服务超过个小区,日均订单量较前期增长38%。我们已经把这个模式复制推广到盒马、永辉、华润万家、沃尔玛等超市卖场企业,预计投放第三方物流车辆近辆。

同时,百联集团、光明集团加强与上海邮政的合作,积极做好部分区域重点街镇生活物资兜底保供任务。在各方努力下,浙江省平湖市、江苏省昆山市和上海市西郊国际批发市场已经建立了生活物资中转站,为来沪运送物资的司机提供保障,全程闭环管理、无接触式接驳货物。

保供人员核酸检测频率为“2+2”模式

各区规划专用固定采样点

保供人员每天做好检测很关键,核酸检测的需求肯定很大,这方面有什么保障和支持措施?

市商务委主任刘敏说,外卖骑手等保供人员流动性很大,属于高风险岗位人群,要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检测,同时也要为他们提供更便利的检测服务。近日,市防控办印发工作方案,明确了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电商大仓、前置仓、中央厨房等节点和超市卖场、生鲜菜店、连锁餐饮、药店等网点的保供人员在核酸检测方面的高优先度。

一是明确检测频率。要求保供人员的核酸检测频率为“2+2”模式,即两日内第一日开展2次抗原检测,第二日开展1次抗原检测和1次核酸检测,循此往复。

二是优化点位设置。各区合理规划保供人员专用或优先的固定采样点,设置适当数量的流动采样点;考虑到保供人员集中作业、集中居住、闭环管理等实际情况,点位设置就近便利,并确定一些24小时服务点位。

三是强化检测服务。各区统筹配备专业能力强的检测机构为保供人员提供服务,优先出具检测报告。

四是压实主体责任。各保供企业要严格按要求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发现异常第一时间上报。

这些举措刚刚起步,还有待完善,本市将积极推动各区、各保供企业,落实好保供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让外卖骑手等保供人员送得安心,让大家买得放心。

医院瓶颈

零售药店“应开尽开”

完善社区“代配药”渠道

医院配送药的速度还是比较慢,想要早点拿到药只能依靠快递小哥跑腿服务,有没有好的方法解决?

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说,由于受疫情影响,不少市民反映配药比较难,配送时间很长。为此,市卫健委与相关部门一起挖潜药品配送力量,缓解患者配药难。

一是努力医院配药瓶颈。目前全市有85家医院,居民可利用医院进行复诊配药。但近期由于受药品仓库封控、快递站点消杀、快递员隔离等因素影响,药品配送渠道不畅。为此,相关部门协调物流平台尽快恢复运力,加快配送速度。同时,协调上海邮政、上药集团为患者和养老机构提供送药服务。

二是推进零售药店“应开尽开”。为缓解当前药品配送运力不足问题,药监、商务、卫健、上药集团、上海邮政等部门和单位建立了“上药物流仓库—邮政专车—街镇—小区—居民”的药品配送“绿色通道”,将药品尽快送至居民手中。

三是完善社区“代配药”渠道。关于封控区域的居民医疗保障工作,由街镇或居村委依托网格化等形式,收集汇总居民配药信息,对接医疗机构,实施分类管理,社区发挥志愿者作用,组建“代配药”志愿者队伍。对封控区域居民的常见病、慢性病用药,由志愿者队伍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疗机构进行配药,按照慢病长处方政策,可配3个月药量。基层医疗机构不能配置的药品和特殊专科类药品,如精神类、肿瘤治疗等用药,医院专窗等“绿色通道”配取药品。

四是探索“健康云”平台配药模式。“健康云”平台于昨天上线试运行“我要配药”服务功能,通过“在线咨询”“复诊配药”“一键续方”开展咨询、看病、续方等服务,为市民提供配药诊疗服务。

学校改建方舱,后续怎么办?

转运专班回应:做好严格清洁消杀和安全评估

市民反映,有的阳性感染者转运不够及时,转运工作怎么改进?最近有学校被临时改为集中隔离点,能否回应一下?

对此,市疫情防控工作转运专班负责人丁波回应,近日来每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较多,转运工作压力较大。市区两级转运都存在不足,例如转运不及时、候车时间长、入驻方舱慢、出院流程不通畅等等。对于这些不足,已经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

一方面,医院的建设,筹措更多隔离床位;另一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提升转运的效率。例如,医院都明确,阳性感染者到达方舱后,先入舱安置到床位后,再来办入院手续,这样速度更快。同样,对于出院的人,在前一天晚上把每个区的出舱名单发给各区,这样可以让各区街道及社区充分准备好接返工作。这两天正在与市大数据中心建立转运数字化平台系统,开始试运行,在转运车辆推广“转运码”,医院也推广“方舱码”,这样可以第一时间传递信息,掌握和减少转运患者的等待时间。

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最吃劲的时候,筹措足够数量的集中隔离用房至关重要。近来,市、区联合,积极通过新建、改建等途径,将一批公共建筑改为集中隔离点,比如国家会展中心、新国际博览中心等,各区也在各方的支持下,把一批厂房、展览馆、体育场馆、文化中心等,改为集中隔离点,其中也包括一些校舍。

国内外许多城市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学校校舍是重要的应急场所。对于市民,特别是学生、家长们的担忧,我们非常理解。疫情有效控制之后,一定会做好最严格的清洁消杀和安全评估,把一个安全、干净、美丽的校园还给孩子们。

新民晚报

记者:左妍

视频制作:司徒若辰

编辑:唐梦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