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贤新城十四五规划出炉打造产城融合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www.bdfyy999.com/

来源:凤凰网房产上海站

4月9日,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公布五个新城之《奉贤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以下是方案内容: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上海市奉贤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推进新城规划、建设、管理,面向未来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新城,制定《奉贤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一、坚持高点站位,找准奉贤新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十三五”期间,奉贤新城在空间布局、城市建设、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一是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以上海之鱼为核心,基本形成“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九宫格”等城市意象。二是生态效益初步显现,生态本底资源丰富,现状蓝绿空间占比达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平方米,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米覆盖率达到了95%。三是优质资源加快集聚,轨道交通5号线、BRT奉浦快线、城市博物馆、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等一批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四是产业特色逐步彰显,立足“东方美谷”,在化妆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面向“十四五”,奉贤新城还需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力,抓住机遇融入长三角城市区域网络格局;进一步凸显东方美谷产业品牌影响力,探索美丽健康全产业链的创新经济发展;进一步彰显宜居生态环境品质发展胜势,提高新城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完善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奉贤新城规划建设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海新支点,通过公共服务提升、城市有机修复,实现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

面向未来,着眼“独立、无边界、遇见未见”的发展愿景。持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全力点燃“东方美谷未来空间”双引擎,加快“五型经济”奉贤实践,发展首店总店集聚区,繁荣夜间经济、云端经济、服务经济,成为领跑跨界融合的新阵地。以“今天我看世界、明天世界看我”的胸怀,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勇夺“单项冠军”。

面向区域,立足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战略定位。发挥东联自贸区新片区、西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北临虹桥商务区、南倚国家海洋战略的区位优势,用更先进的理念、更完善的功能、更生态的环境、更优质的服务、更繁荣的文化、更优雅的气质、更强劲的竞争力,为上海未来发展构筑新的战略支点。

面向实施,建设富有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人民城市。充分利用和发挥奉贤新城的优势,注重人性尺度和人性空间,高水平优化生活环境,高品质塑造新城形象,提升城市的柔软性和识别度,建成一座具有现代化、全要素、综合性的独立新城。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将率先发布奉贤新城人民性指数,让城市成为直抵人心的心灵归属。

(二)目标定位

立足“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规划到十四五期末,奉贤新城将打造成为环杭州湾发展廊道上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独特生态禀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形成创新之城、公园之城、数字之城、消费之城、文化创意之都的“四城一都”基本框架,具体表现为:

建设创新之城,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抓住临港新片区建设重大机遇,提升创新浓度、厚度、高度,集聚科技创新人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基本建成国家级水平的中小企业科创活力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于上海新城前列。

建设公园之城,林水交融的公园城市风貌进一步彰显。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无废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发挥生态本底资源优势,锚固生态网络空间,打造高品质的新城生态绿核,凸显江海连景的城镇肌理特色。

建设数字之城,具有未来感的“数字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加快“五型经济”奉贤实践,引入头部企业,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以成为产城、职住、生态、交通、营商环境等版块的重要支撑。

建设消费之城,基本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美丽健康产业体系。依托东方美谷平台,构建完备的研发、中试、生产、销售的美丽健康产业链,打造世界化妆品之都品牌。建设新城商业数字化示范区,发展线上线下新消费、文化消费、健康消费、现代服务消费等,以消费经济提升奉贤新城的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消费舒适度。

建设文化创意之都,“贤美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发掘“贤美文化”时代内涵,建成“文化新地标、演艺新殿堂”,塑造江河韵、贤美风、未来感齐鸣的艺术之都,绘就“百里运河、千年古镇、一川烟雨、万家灯火”的新江南水乡景致,实现上海“一江一河”的别样再现。

(三)空间发展格局

新城核心范围:北至大叶公路,东至浦星公路,南至上海绕城高速,西至南竹港-航南公路-沪杭公路;另有一块区域,北至芝江路,西至地灵路,南至张翁庙路(延伸),东至(规划)沪杭公路,总面积约67.91平方公里,延续“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九宫格里看天下、一朝梦回五千年”的城市意象。

图1奉贤新城空间结构示意图

“十四五”时期,按照“四城一都”的发展目标,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视角和杭州湾北岸协同发展的广度,来谋划奉贤新城的空间布局,构建“绿核引领、双轴带动、十字水街、通江达海”的总体新格局。

1、绿核引领

充分发挥奉贤新城中央绿地的核心生态优势,吸引集聚地区活力,推动生态、文化、创新、商务等功能融合,打造九棵树众创空间创意文化集聚区、东方美谷生态商务区和公共服务集聚区。融汇时代尖端科技,探索多元跨界创新,引爆蓝绿交融,成为国际美丽健康消费目的地。建设文化创意场馆集群,用文化创意照亮城市空间,打造文化新地标、演艺新殿堂,成为上海新生活方式的目的地和展示奉贤滨海国际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

2、双轴带动

以东方美谷大道为产城融合发展轴,加快打造东方美谷科技创新核心功能区,优化科技创新功能布局,建设创新资源融合高地。以项目为抓手,高品质、高标准推进区域转型,突出东方美谷大道特色,打造成为展现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以望园路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轴,串联黄浦江南岸、中央森林、望园路中央商务区、南部枢纽等功能板块,强化城市与乡村以及自然生态空间的共生融合。用好乡村战略空间,让更多产业、文化、生态功能完美结合,做最好的科技文化主题港湾、有机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形成功能互补、发展互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3、十字水街

浦南运河城镇生活景观带,沿河打造滨水公共开放空间,使滨水空间公共化,增加亲水界面。通过滨水空间改造逐步疏解和置换老城职能,加快旧城改造和环境整治,完善提升老城综合服务功能。

金汇港城镇生活景观带,以自然生态界面为主,重点恢复两岸桥、林、水、湾等自然景观要素,并结合岸线布局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新城内部主要的自然景观界面。

4、通江达海

强化奉贤区域层面的功能互动,以奉贤新城为核心,持续加强与西渡、金汇、杨王、海湾等地区的联动发展。向北激活黄浦江南岸潜力地区,为世界级生命健康产业储备空间;向东链接临港新片区,打造“未来空间”产业走廊;向南联动海湾大学城和旅游度假区,建立以知识和滨海休闲为特色的功能体系。

二、坚持综合赋能,强化奉贤新城特色培育和独立功能

抓住“十四五”关键窗口期,结合重点领域发展,因地制宜对新城“赋能”,以公共服务和文化赋能增强特色,以交通赋能深化联动,以产业赋能集聚人口,以空间赋能提高品质,以城市治理赋能推动转型,强化奉贤新城特色培育和独立功能。

(一)产城融合

1、构建产学研创一体的千亿级美丽健康产业生态链。依托东方美谷,围绕化妆品、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构建具有鲜明奉贤特色的“全球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高地”。推动一批国产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化妆品产业体系,集聚相关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推动由生产制造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发展检测检验、直播电商、品牌营销、展示体验、跨境电商等,集聚一批研发总部和生产性服务业总部,至年基本形成产学研创一体的美丽健康产业生态链。

2、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集聚。全力支持工业综合开发区内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特别是奥托立夫等一批龙头型企业以智能网联新能源为方向,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实现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探索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应用体系,打造智能网联全出行链。创新商业模式,推动智能网联产业与共享出行、智慧城市建设等融合发展。

3、强化绩效导向提升产业能级。按照“四个论英雄”要求,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优化用地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按照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制定新城产业准入标准,用好新增产业空间。全面梳理新城存量产业用地,认定并处置一批新城低效产业用地。

4、加快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示范。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复合、互融互通,加强产业园区、大学校区和城镇生活区的设施共享、空间联动和功能融合。加强功能复合和空间复合,打造高水平通用空间、特色园区、园中园等跨界空间。结合老旧商务楼宇改造,为创新企业和创业人才提供一批服务完善、环境宜人、宽松灵活的低成本、嵌入式产业空间和创新空间。

(二)功能完备

1、加强引入高能级、国际化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新城公建配套中小幼学校建设,引进品牌教育资源,依托高校资源提升办学品质,全面优化新城教育资源配置,深化产教城融合发展,建设南上海品质教育区,至年至少拥有1所高职以上高等教育机构(校区)、1个市示范性学区集团,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5%,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平均班额分别不多于40人、45人、40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于45%。加强一流医疗资源布局,医院下沉资源,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加快国妇婴奉贤院区、医院奉贤院区、医院奉贤院区落地建设。依托浦南运河、金汇港和上海之鱼,引入更多国际国内多种水上运动赛事和主题活动,高水平建设南上海体育中心和极限运动公园,建设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

2、完善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按照优于中心城的标准梳理制定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提供类型丰富、覆盖广泛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梳理一批需要提升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功能的社区,通过微更新、微改造,增加教育、养老、医疗公共空间、社区商业(含菜场)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每千人社区商业配套面积-1平方米左右,探索人民城市、人民性指数。

3、发掘“贤美文化”时代内涵,建设文化创意之都。促进文化与其他功能的融合提升发展。以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为核心,布局建设言子书院、“海之花”市民活动中心等一批文化设施,引入形式多样的文化创意功能和文化研究机构,打造最特别的奉贤品牌,举办上海国际音乐周、灯光秀、花海美妆音乐嘉年华、东方美谷国际花展,办好东方美谷艺术节,提高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南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三)职住平衡

1、建设高标准国际青年社区。在金汇港以东区域,通过增加国际化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高标准打造知名的国际社区,成为新片区西部门户,吸引高端人才集聚。

2、保障好居民住房需求。以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坚持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业引人、以城留人。根据城市发展阶段需求,增加租赁型住宅,特别是在产业社区、创意产业园区面向初创人群和科技创新人群,提供多样化的住宅类型。

3、梳理制定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方案。加快推进旧住房改造和多层住房加装电梯,旧住房更新改造数量不少于万平方米,预计加装电梯80-幢。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挖掘城市地下空间解决停车难题。细化不同类型城市更新政策标准,创新旧改政策机制,引入社会资本,构建多元化实施主体共同参与的旧改新模式。

(四)生态宜居

1、塑造“十字水街、田字绿廊”格局,完善公共开放空间网络。依托生态体系布局、功能板块特征,将新城内部的蓝绿空间与周边河湖、林地、耕地等融合为完整的生态网络和开敞空间体系,打造“百里城市绿道、千亩环城森林、万亩生态绿核”,形成最特别的生态空间。梳理连通新城内部水系,促进公共空间与城市功能互相支撑融合,沿河空间积极向公众开放,打造令人向往、有温度活力、城市文化底蕴的滨水生态空间。按照“公园-绿道-节点-街区”系统,新增若干个地区公园和社区公园,至年奉贤新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16㎡/人,推进不少于10条新(改)建的林荫道建设,规划公园绿地实施率达到55%,奉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约19%。

2、塑造整体和谐、节点簇群错落的新城空间形态。合理控制新城基准高度,形成整体有序、尺度宜人的空间基底。围绕上海之鱼、望园路站点周边等重要节点,深化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打造具有序列感的高层标志簇群,形成具有集中度和显示度的地标形象。

3、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提高新城数字化建设水平。高标准构建城市大脑,打造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统一指挥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和基础操作平台,加快推动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实现城市公共安全、交通、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信息规范采集和全量接入,提升空间和治理要素数字化水平,至年新城道路信息通信管道覆盖率达到90%。高水平推进5G等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5G网络全覆盖和重点区域深度覆盖,全面提升信息通讯网络承载能级。拓展一批社区配送、安防、停车、养老等智能化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高效智能的智慧终端设施网络。结合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地下设施信息化集成,推进社会治理神经元节点部署。全力推动“物理空间、硬资源”向“数字空间、软资源”融合转变,有限资源、数字化提升、无限发展,无限资源、网络化链接、无限发展。

4、以保证城市安全为底线,提升新城防灾减灾能力。坚持内外并重和多元驱动,围绕补短板和提品质,全面提升新城安全保障。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治理,进一步提升城镇污水处理率,至年达到99%;镇管及以上河湖优于Ⅲ类(含Ⅲ类)水体比重不低于60%。加快上海之鱼和十字水系等水利工程建设,河湖水面率达到6.56%,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至年,新城35%左右区域达到3-5年一遇排水能力。强化基础设施与建筑抗震减灾、消防救援能力建设,注重设备设施平疫与平战结合建设。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多元化打造“两网融合”点、站、场收运体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不低于50%,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率达到%。推进区域内渣土的资源化利用和消纳平衡,至年土方区域内统筹平衡比例达到%,将奉贤新城建设成为“无废城市”的实践区。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探索绿色能源集中供能的方式,强化国家电网和华电“黑启动”电厂“双电源”、金泽水库和黄浦江“双水源”、西气东输天然气和LNG区域化供气的“双气源”保障,快速应对、快速恢复,打响韧性城市品牌建设“新江南绿色城市”。

5、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推动市容环境水平再升级。着力破解市容环境治理突出问题,打造一批美丽街区,美丽街区覆盖率达到%,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最美新城。深化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树立自律典型,抓好示范引领,全面提质增效,责任区履责率达到%以上。

(五)交通便利

提升奉贤新城的聚焦、辐射,赋能互动、功能互补能力。建设综合南上海枢纽,城际铁路、市域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编织成网。建设独立的区域交通网,BRT、水上巴士、智能网联汽车等高效协同。强化静态交通和垂直交通功能,高水平开发共享地下空间。

1、锚固上海南部枢纽,激活服务辐射杭州湾北岸的节点功能。依托沿海大通道,融入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对接临港新片区、上海主城区、杭州湾地区。规划到“十四五”期末,锚固城市交通枢纽,基本实现新城“30-45-60”的出行目标,即30分钟实现内部通勤及联系周边中心镇,45分钟到达近沪城市、中心城和相邻新城,60分钟衔接国际级枢纽。

2、坚持公共交通优先,不断提升公交服务水平。以轨道交通为基础完善骨干公共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中运量交通网络,提高公交线网和站点覆盖率,至年公交中途站实时到站信息发布率达到%,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新建或改扩建城市主干道公共汽电车港湾式停靠站设置率达到%,形成多方式协调发展、便捷换乘、与地区公共活动中心、重大功能节点相适宜的设施布局,引导和支撑新城城乡空间发展。优化公交运营机制,引入市场主体提升公交运营服务水平。

3、突出特点,完善独立内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完善新城独立的快速路系统,发挥过境截流、新城到发快速集散的交通功能。完善静态交通设施规划建设,构建分区域、分类别的停车规划建设标准,加快推进停车系统智能化。强化智慧交通,促进产业与城镇功能板块间互联互通的便捷性。加快绿色能源在新城的推广,至年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预留充电设施安装和使用条件,其他项目配建泊位设置充电设施占比至少15%。依托浦南运河、金汇港等骨干河道,打造兼顾通勤和休闲的水上交通线路,营造具有特色的水上生活体验。

4、加强政策调控,探索新城交通管理机制创新。加强市区两级及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建立区域交通共建共治共享的信息平台,形成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的协调推进机制,在重点区域、交通枢纽场站等,强化TOD开发导向,适当提高容积率和建筑高度,支持和引导站城一体开发,整体性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建设立体城市。

(六)治理高效

1、加强“一网统管”的平台建设。针对十大市级建设场景,完成疫情防控智能化应用模块并启动试点建设。重点围绕防汛防台、智慧工地、垃圾分类三项内容,持续提升区内智慧应用场景的实战功能。推进特色应用场景建设,进一步完善杭州湾开发区智能监控、土地房屋征收管理、热线分析平台、应急联勤联动处置、地下空间(人防)等场景建设。

2、打造“一网通办”的品牌服务。从改善营商环境、提高百姓办事便利度出发,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积极推行“好办”,“快办”服务,全面拓展和优化公共服务事项接入。继续优化“一网通办”平台服务能力,促进政务服务更便捷高效。

3、加快推进新城地下管线规划建设数字化管理。各条线管理部门和建设主体共享管线数据,配合开展数据校核、补充调查。落实地下管线跟踪测量、安全运营的主体责任。建设统一的“三维地下城市”空间数据库。

三、坚持重点聚焦,明确新城发力的工作抓手和项目支撑

(一)重点地区

奉贤新城形成规划设计全覆盖,谋定快动,加快推进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中小企业活力区、九棵树中央公园、东方美谷大道、望园路、金海迎宾大道等区域的项目建设,运用新概念、新技术、新载体,以“下围棋”的方式全面推进奉贤新城规划建设。

“十四五”时期奉贤新城将按照不同类型,在以下五大重点地区集中发力:新城中心、数字江海、国际青年社区、南桥源以及东方美谷大道。

图2重点地区分布示意图

1、新城中心:面积约8.6平方公里。聚焦核心区,高品质建设以上海之鱼、九棵树生态众创空间为中心的中央活动区。依托万亩中央绿心,发挥生态价值,推动创新空间、文化空间与生态空间融合,植入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公共空间环境,突出展现新城建设风貌,建设九棵树众创空间的创意文化集聚区、东方美谷的生态商务区和公共服务集聚区,形成最具活力的新城CAZ。

2、数字江海:面积约1.9平方公里。以美丽健康生物医药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导,建设形成环境优美、产业引领、高能级、高科技的产业社区样板。加强高能级、高科技产业的引入,探索自动驾驶应用场景等最新科技应用,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区。

3、国际青年社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充分发挥新片区制度政策优势,以高服务能级、高建设标准、高环境品质打造知名国际社区,引入高等级、国际化文化、教育、医疗资源,形成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安居的新片区西部门户。

4、南桥源:面积约2平方公里。高标准推进南桥源及浦南运河两岸城市更新,改善环境品质,提升综合服务能级,结合水上交通,打造具有特色的水上生活体验。

5、东方美谷大道:面积约7.8平方公里。以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由东至西形成门户区(健康医疗)、文化区(东方美谷中心)、交通主导示范区(TOD总部商业商务中心)、产业区(健康研发)的功能布局。

(二)重大项目

结合新城发展导向和民生需求,推动“十四五”各类市级重大设施聚焦新城布局建设,按照产业功能、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类型,梳理新城重大项目,纳入市重大工程推进机制加快推进建设。

四、坚持全面提速,落实新城建设的工作职责和实施机制

(一)工作机制

1、加强工作组织领导。成立奉贤新城规划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庄木弟同志和代区长袁泉同志作为双组长,主要负责协调奉贤新城规划建设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领导小组下设推进办,推进办设在区规划与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研究决定新城规划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工作事项,制定有关工作计划,并与市新城规划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对接,建立常态化工作对接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专家智囊、智库的技术指导和参与决策咨询作用,构建新城规划建设核心专家团队,设立地区规划师和重点地区技术咨询顾问。

2、完善设计、开发、运营管理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城建设,扩大投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模式。针对不同类型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研究制定差异化的长效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营机制。实施“四名工程”(知名策划规划、知名创意设计、知名艺匠工匠、知名运营管理),推动“四个先行”(策划规划先行、征收安置先行、生态基础先行、功能标志项目先行),形成“四个一批”(一批发展亮点、一批创新成果、一批功能项目、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重大活动),全力兴起新城建设热潮。

3、做强新城“十大名片”。彰显奉贤新城“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九宫格里看天下,一朝梦回五千年”的城市意象,打造中央活动区(CAZ)、数字江海、国际青年社区、南桥源、东方美谷大道、九宫格人民社区、一川烟雨(“百里运河、千年古镇、一川烟雨、万家灯火”的新江南景致)、国家级中小企业科创活力区、九棵树城市中央公园、望园路和金海路迎宾大道通江达海的“奉贤名片”。

4、加强工作监督检查。依据行动方案,区新城办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定期向市新城办报送重点工作推进完成情况。加强建设实施评估,监测新城发展重要指标值变动情况,全面评估了解新城建设各项目标落实情况。对推进情况滞后的任务,加强市区两级联动,加大协调推进力度。

(二)加强政策支撑保障

1、强化人才引进政策。全面承接临港自贸区新片区的政策溢出,探索针对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的相关外籍高端紧缺人才,给予个人所得税补贴政策。针对东方美谷等重点发展区域,探索“户籍额度”管理机制,便利人才引进落户。加大新城对紧缺急需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居住证、户籍政策,提升新城对人才的吸引力。拓宽海外人才引进渠道,放宽现代服务业从业限制,设立境外人才工作创业绿色通道。因地制宜制定涉及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人才的一揽子公共服务配套政策,创造新城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2、优化土地保障政策。对符合新城产业功能的工业、研发类项目,容积率可进一步提高。支持新城内产业区块实行混合用地、创新型产业用地等政策,加快创新功能集聚,加快新城内战略预留区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安排。拓宽低效产业用地盘活路径,降低优质产业用地扩建成本和园区平台用地成本。

3、加大财税支持政策。研究出台“十四五”期间新城范围内的税收转移、建设基金支持政策,强化新城规划建设的支撑力度。鼓励符合新城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从中心城区和周边城市向新城转移集聚。

4、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新城营商环境。推动知识产权、要素流动、竞争政策、争端解决、企业服务、监管执法等的制度探索。聚焦新城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推行“极简审批”制度,优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制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