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受阻原料瓶颈凸显,化妆品企业迎来多重

北京中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703213.html

一路高歌猛进的化妆品行业,在这个春天遭遇到疫情带来的挑战。

自新一轮疫情蔓延以来,上海化妆品行业生产被按下暂停键已近一个月。多家企业停摆,在“金三银四”的黄金季无法发力;一些在长三角转运的化妆品,也因疫情外溢导致物流受阻,退货率居高不下。

“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运输进出受阻,产品运不出去,原材料又运不进来,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伽蓝集团质量安全负责人倪莉莉告诉第一财经。

随着所在地奉贤区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伽蓝工厂停摆了近一个月后生产终于回归正轨。一周前,多名员工有序回到东方美谷园区,调试设备恢复生产线,将生产重心放在防疫相关产品上。

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更多企业加入复工复产行列。沪上多家化妆品企业告诉第一财经,正按照政府要求和安排,开展复工复产相关工作。4月27日,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介绍,对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

作为化妆品市场重地,上海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所受影响正在显现。而在邻近的长三角地区,反反复复的疫情也导致根基不稳的美妆生意举步维艰。

资金流、人流被迫减少的当下,如何度过艰难时期,成了这轮美妆大考中前所未有的挑战。

重启生产

居家隔离的一个月,倪莉莉除了居家办公,最关心的是楼栋的“菜篮子”,她负责帮邻居们订菜,也利用专业知识做起了消毒工作。

封闭居家的日子里,她已经习惯线上工作,远程视频监督日常生产、防疫以及质量检验工作。伽蓝工厂是从3月28日开始全面停产的,只留下1/10左右的员工驻场。4月19日获批复工,生产线重启,至4月底产能可恢复至六成,优先生产防疫相关产品。

疫情以来,长时间戴口罩,频繁使用酒精和消毒液,容易引发皮肤问题,比如脸部敏感、手部粗糙等。针对“口罩脸”“酒精手”等现象,倪莉莉表示,近期工厂将优先生产消费者需求较大的产品,比如旗下敏感肌品牌珀芙研的修护霜、核心品牌自然堂、美素的护手霜,以及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等。

4月23日,含这些产品在内的一批物资,被捐赠给工厂所在地金海街道社区卫生院,用于解决医护人员、抗疫志愿者的皮肤受损问题。3月至今,伽蓝已陆续捐赠总价值超万元的抗疫物资。

沪上另一家本土化妆品巨头上海家化,为了保障春夏新品按时上线以及直播运营,一个21人的小团队肩负起了上百场直播任务。上海家化方面表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