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复工复产提速,奉贤区一手推广“场所码”,一手增设“数字哨兵”(健康核验一体机)为疫情防控筑牢数字防线。截至5月6日,个场所已申领“场所码”张,扫码量达.7万人次;个人流密集、通行效率要求高的场所布设“数字哨兵”套,累计扫码万人次。
受访者供图,下同
构建配“码”用“兵”防控网
在奉贤区内家已开业药店,目前已实现“场所码”全覆盖。来店取药的外卖员、社区志愿者只需扫码即可完成场所登记,药店工作人员可在后台看到其健康码颜色分类情况,减少人员非必要接触。如在青村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原有的“场所码”升级为智能的“数字哨兵”,只需向它亮出身份证或“随申码”,就能自动完成相关健康核验和场所准入。“数字哨兵”集成了读取“随申码”或身份证,检测体温,人脸识别,核验“随申码”的色码标签、最近一次核酸检测信息标签及抗原检测结果标签等功能。
对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亲属随申码”“离线码”等服务,同时保留手工登记措施。为确保防疫安全,奉贤区在全市率先将“场所码”“数字哨兵”布设作为复工复产前提条件,包括企业,沿街店面、商铺,各类市场主体,公共场所等。
目前家复工复产企业已实现“场所码”全覆盖,精准筛查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如位于南桥镇的南方国际企业,在企业大厦一楼大厅进出口设立了一台“数字哨兵”,同时还申领张贴了“场所码”作为应急预案。
助力农村应用场景建设
“统一信用代码”是申请“场所码”的必填项,奉贤区快速疏通农村地区及部分场所没有或无法使用“统一信用代码”的堵点问题。由所属街镇梳理汇总村居委《法人一证通证书(批量)受理表》,统一批量申请“法人一证通”。审核通过后,各村居委即可使用小程序电子版“法人一证通”登陆“随申码”开放平台自主申请“场所码”,有效解决村居委申请难题。
同时通过代为申请的方法,由农村地区部分场所没有“统一信用代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村属企业或农业合作社为主体代为申请。如奉城镇协新村农业合作社代村内16个小组及2个睦邻“四堂间”申请“场所码”,并按照统一模板编号张贴。通过村委协调沟通,内部资源整合,机动应变不断扩大“场所码”覆盖面。农村区域基本覆盖村委、村组、“满天星”便民超市、核酸检测点、睦邻“四堂间”、生活驿站、农业合作社、老年活动中心等,实现农村村组村宅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探索特色场景应用
在疫情期间奉贤区创新设立了“满天星”便民超市,为群众提供基本主副食品、日常急需用品等。由于作为临时性超市,缺乏统一信用代码,不能按一般流程申领场所码。4月24日,由街镇农业服务中心统一申请、统一编码、统一张贴、实现首批青村镇37家、庄行镇35家“满天星”便民超市成功申领“场所码”并完成张贴。目前,全区家“满天星”便民超市全部完成“场所码”申请张贴,实现全覆盖。如青村居委满天星便民超市日均人流量达人次左右,配送物资的志愿者、购物群众、日常供货人员等通过扫码均可实时核验健康状态、核酸检测结果等信息。
另外,协新村还创新试点移动式“场所码”。由于农村地区多为开放式空间,农田小路繁多,地形复杂,为便于村内疫情防控管理,奉贤区创新移动式“场所码”应用。村内防疫工作人员可根据疫情管控手势变化,迅速携带移动式“场所码”转移至封控卡口处,灵活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多路口、广分散的管理难点,进一步织密农村“防疫网”。
新民晚报记者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