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日报“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出自《诗经》,意思是见到父母种植的桑树、梓树,肃立,心生敬意。后来,桑梓逐渐成为故乡的代称。古人宅前屋后常见的桑、梓,如今在大城市里难觅,树龄在年以上的古桑树更是稀有。一座古桑树公园近日在奉贤建成,上海三分之一的古桑树集中于此,在更好地保护乡土生态资源、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也为上海“古树公园”模式进一步探路。 三位“老人”已至少岁跟随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的专家,记者在奉贤区金海街道陈湾九组找到了这座古树公园。这个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有三位主角——编号为、、的三棵百年古桑树。从高空俯瞰,整座公园好像一块如意。靠近公园入口的一头更大,“装”着号和号古树。“如意”的另一头稍小,号古树挺立于此。桑树原产我国中部和北部,属于在我国分布极广的乡土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干旱、耐水湿,对土质要求不严。桑树浑身都是宝,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果可供食用、酿酒,叶、果、根皮均可入药。虽已是期颐之年,但三棵古桑树依旧身强力壮。号古树高约14.2米,冠径达14.1米(南北)。号古树高约16.3米,冠径达17.2米(南北)。比较遗憾的是号古树,原本高约16米、冠径达14米(南北)的它去年受台风摧残变矮了,好在它生命力旺盛,已长出许多新的枝干,郁郁葱葱。将时钟倒拨到22年前,这3棵古桑树仍默默无闻,藏在当地一片废宅旁的林地里。年10月进行的一次古树资源调查中,慧眼识珠的专家发现了这3个宝贝。通过现场勘查和走访当地老人,认定这3棵桑树均为古树。据当时号古树的所有人讲述,此树是其曾祖父种植,距调查时已逾百年。号古树则有一位当时80岁的老人作证,称其儿时,此树胸径已超过20厘米,据此推算,古树已有百岁。“认定为古树后又过了20多年,这3棵古桑树至少岁了。”奉贤区林业站副站长路文涛表示,认定为上海市二级保护古树后,3棵古桑树所在区域被列为保护区,保护区范围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5米,由地方林业部门管养,受到善待和保护,每周至少一次常规巡查及日常养护,主要包括补水、排水、施肥、有害生物监控防治、树冠整理、地上环境整治等措施。从复壮到建一座古树公园“其实一开始没想到建古树公园。”路文涛表示,经过20多年,古桑树周边杂树、杂草、农作物较多,导致身处腹地的古桑树所处环境过于郁闭,常年光照不足,再加上临近河道,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古桑树根系所在土壤排水性差,容易积水,这些已经较为严重地影响到古桑树的生长,因此原本打算整理周边环境,对古桑树进行复壮。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想法慢慢改变。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和住宅小区落户该区域,很多居民和上班族对古桑树寄予厚望,希望这片区域能够改造成风景更优美、功能更丰富的公共空间。打造古树公园的想法逐渐浮出水面:复壮古桑树,并对其周边的郁闭环境和土壤进行改善,建设仿木支撑、排水和避雷设施,用透水砖和碎石铺路,环绕以新种的紫薇、红枫、月季、杜鹃等小乔木、灌木,打造一座上海稀缺的桑树公园,实现保护古树、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理念、提升区域生活品质等多重功能。路文涛表示,当地居民很认同古树公园这种新模式:“相比养在深闺人未识,许多符合条件的古树可以在采取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抛头露面’。”某种程度上,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