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3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真的很开心,明天开始,我就可以像同学们一样和老师线上互动了!”今天,正就读六年级的小凡,收到了上海市奉贤区团委干部周超捐赠的平板电脑。
3月1日开始,小凡使用电视收看网课,但由于家庭困难,没有网络终端设备,他无法参与师生互动。奉城镇大门村的青年志愿者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鼓励她向奉贤防疫专题圆梦行动说出“梦想”。
抗疫期间,为了帮助援鄂家庭、困难学子、失业家庭、特殊群体等受疫情影响面临困境的人士,奉贤区团依托“天,天天圆梦”爱心互助网络平台,让基层群众的“急难愁”和“愿思盼”与社会爱心精准对接,梦想接力,共战疫情。奉贤区团委开设了“圆梦热线”,面向困难失业青年、困境青少年、一线援鄂家庭和双职工家庭青少年,征集和疫情有关的、合理可行的梦想,一方面及时发布到“圆梦行动”线上平台争取帮助,另一方面则充分发动广大团员、团干部、青年志愿者、青年企业家关新困境青少年,为他们实现梦想。仅本次“圆梦行动”在线活动三天时间里,像小凡同学这样获得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终端设备的困境青少年,全区就有42人。
(图为志愿者为困难学生发放圆梦产品,甘德富摄)
小施是奉城镇朱新村人,全家平时仅靠爷爷打零工的收入维持生计。因为疫情,爷爷无法打工,家里失去了收入来源,已经成年的小施想找一份本镇的工作,既减轻家庭负担,又方便回家照顾爷爷奶奶。
奉城镇团委在平台上主动认领小施的梦想,发动奉城“创二代联盟”的优秀创业青年为他圆梦。很快,他就收到上海盈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录用通知。“我一定好好干,用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给奶奶买一双走路舒服的老人鞋。”3月11日,小施正式办理了入职手续开始工作。
这段时间,医院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王海红不再为孩子的学习担忧了。原来,通过“圆梦行动”的牵线搭桥,志愿者邬家晟每天都会准时来到王海红的家中,为她的儿子提供学习辅导。他们一同收看“空中课堂”,还利用其他时间进行各学科的答疑解惑。
妈妈支援前线,爸爸工作忙碌,儿子的学业是他们心头的牵挂。南桥镇团委了解情况后,主动对接,积极联络,通过“为奉献者奉献”志愿关爱行动平台联系到了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在读生邬家晟。
(图为大学生志愿者辅导“医二代”功课,甘德富摄)
正在奉贤区汇贤中学就读六年级的汤曾轩,居住在奉浦街道天鹅湾小区,今年的春节对他来说注定是特殊的。母亲翟晓惠作为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大年三十晚上就前往武汉一线支援,医院坚守岗位。作为新上海家庭,亲人不在身边,受疫情影响,也没有机会回家乡团聚,小汤常常独自一人在家,无人照顾。
得知小汤家的情况后,天鹅湾居委党支部书记陈英第一时间上门关心慰问,发现小汤一个人在家时,用餐是难题。街道青年志愿者们主动提出:“我们来给小汤做饭!”
于是,黄大哥精心烹饪,小夏姐姐打下手,陈英送餐上门。细心的青年志愿者考虑到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每次变换菜色。小汤说:“比爸爸烧得还好吃!”
(图为志愿者为“医二代”送饭,甘德富摄)
一次,志愿者们送完饭菜,取回前一天的饭盒后,发现饭盒里多了一些水果。原来,小汤的爸爸看到志愿者们为了防控疫情奔波了一个春节,还抽出时间悉心照顾小汤,下班后也为他们准备了一份心意。
抗击疫情期间,上海奉贤区各级团组织排摸出因疫致困的青少年人,陆续为他们提供就业、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的援助。同时,加强对困境青少年群体的关心关怀,提供心理援助次。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